1.1根据处理量确定
首先要明确单位时间内需要处理的物料量,包括固体和液体。例如,在污水处理中,如果已知每小时需要处理 10 立方米的污水,且污水中固体含量为 10%(质量分数),那么就可以计算出每小时需要过滤的固体量为 1 立方米。根据经验或者实验数据,每平方米过滤面积每小时能够处理的固体量是有一定范围的,假设这个范围是 0.1 - 0.2 立方米 / 平方米・小时,那么大致需要的过滤面积就在 5 - 10 平方米之间。
1.2考虑过滤周期和生产连续性
过滤周期包括过滤时间、洗涤时间、卸料时间等。如果过滤时间较长,而生产又需要连续进行,那么就需要较大的过滤面积来保证在一个过滤周期内能够处理足够的物料。例如,一个过滤周期为 4 小时,其中过滤时间占 2 小时,要在这 2 小时内处理完一定量的物料,就需要根据物料的处理量和过滤速度来计算所需的过滤面积。而且在卸料和洗涤阶段,为了不影响下一个周期的过滤,足够的过滤面积可以保证有其他过滤区域在正常工作。
1.3参考类似项目或实验数据
对于已经有类似物料处理经验的项目,可以参考其使用的真空带式过滤机的过滤面积。或者进行小型实验,在实验室规模的真空带式过滤机上测试物料的过滤性能,如过滤速度、滤饼厚度等,然后根据实际生产规模进行放大计算,来确定合适的过滤面积。
2、真空度的确定
2.1物料特性影响
物料的粒度、粘度等特性对真空度有很大影响。对于粒度较小、粘度较大的物料,需要较高的真空度才能保证足够的过滤速度。例如,在过滤含有细颗粒的矿浆时,由于细颗粒之间的间隙小,液体通过的阻力大,可能需要较高的真空度(如 - 0.08 - -0.09MPa)来驱动液体通过滤布。而对于粒度较大、流动性较好的物料,较低的真空度(如 - 0.04 - -0.06MPa)可能就足够了。
2.2滤饼透气性考虑
滤饼的透气性也决定了真空度的需求。如果滤饼的透气性差,就需要提高真空度来克服液体通过滤饼的阻力。可以通过对物料进行预测试,形成滤饼后,测量滤饼的透气性参数,根据这些参数来确定合适的真空度范围。例如,一些含有大量胶体物质的物料,形成的滤饼透气性很差,就需要较高的真空度来保证过滤的顺利进行。
3、滤带速度的确定
3.1过滤效果和质量要求
如果对过滤后的液体澄清度要求很高,滤带速度就不能太快。因为滤带速度过快可能导致部分固体颗粒还没来得及被滤布截留就被液体带走,影响过滤质量。例如,在食品加工行业中,对过滤后的液体纯净度要求极高,滤带速度可能就比较慢,一般在 0.5 - 1 米 / 分钟左右。而如果对液体澄清度要求不是特别高,主要是为了分离大部分固体,滤带速度可以适当加快。
3.2滤饼厚度和干燥度要求
滤带速度会影响滤饼的厚度和干燥度。速度慢时,滤饼在滤带上停留的时间长,厚度会增加,并且有更多的时间进行干燥。如果需要较厚的滤饼或者干燥度较高的滤饼,就需要降低滤带速度。例如,在化工行业中,对于一些需要回收的滤饼,要求其干燥度达到一定标准,此时滤带速度可能会设置得较低,以便让滤饼在真空和热风等干燥条件下充分干燥。相反,如果只需要较薄的滤饼用于初步分离,滤带速度可以加快。
4、其他参数的考虑
4.1进料浓度和粒度分布
进料浓度会影响过滤机的工作负荷。高浓度的进料意味着更多的固体需要被过滤,可能需要更大的过滤面积或者更合理的过滤参数设置。同时,进料的粒度分布也很重要。如果粒度分布不均匀,其中细颗粒较多,可能会堵塞滤布,降低过滤效率。在这种情况下,除了考虑过滤面积外,还需要考虑是否增加滤布的清洗频率或者采用特殊的滤布来应对。
4.2洗涤要求
如果过滤后需要对滤饼进行洗涤,那么洗涤液的用量、洗涤方式等都会影响真空带式过滤机的设计参数。例如,需要彻底清洗滤饼中的杂质时,可能需要采用多次洗涤的方式,这就需要考虑洗涤区域的长度(与过滤面积有关)、洗涤液的喷淋压力和流量等参数,以确保洗涤效果达到要求。